您的IE版本浏览器版本较低,建议将IE版本升级至9.0以上,或使用火狐浏览器(Mozilla Firefox)、谷歌浏览器(Google Chrome)即可正常浏览

火炬环保管家-资讯详细
您所在的位置:环保管家>资讯列表>资讯详情

《学习强国》:创新创业 | 四个关键词 解码厦门新能源布局

发布时间:2023-10-24 16:14:20 浏览数:600人

 地方平台发布内容厦门学习平台2023-10-21作者:刘艳 高孝巧

  在第24届亚太电协大会上,厦门递出了一张全新名片——“新能源产业创新之城”。

  在新能源产业领域,厦门有着卓越的表现:

  厦钨新能源、盛屯矿业、科华数能、海辰储能四家企业入围2023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;500强新能源企业榜单内排名前列的宁德时代、ABB、中创新航等企业均在厦有重大投资项目;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《2023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》,厦门位列第23位,是福建省唯一入围的城市;2022年,厦门新能源及相关产业规模已超千亿元……

  如今,厦门提出打造“新能源产业创新之城”,有什么目标,接下来怎么干?带着问题,记者深入企业一线并采访市发改委等部门,找寻答案。

  龙头舞动 一批优质龙头企业集聚厦门

  在厦门岛外的同翔高新城,重大项目建设火热——海辰储能厦门锂电二期项目全速推进,预计第四季度陆续实现产能释放。

  专业从事锂电池核心材料、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及系统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的海辰储能是厦门引入的百亿级产业项目之一。短短3年多的时间,企业实现从“0”到“1”的规模化量产及交付,驶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。据InfoLink全球锂电池供应链数据库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,海辰储能位居前五。“厦门市政府重视新能源产业战略布局,海辰储能落户厦门以来,得到了贴心的前置服务,这坚定了海辰储能开拓发展的信心。”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鹏程表示。

  10月中旬起,厦门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项目(一期)的单体陆续交付生产部门,年底将预投产。该项目为百亿量级的省重点项目,总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,规划产能60GWh的新能源电池生产线。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领头羊,宁德时代在厦门布局厦门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、新能安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等多个项目。“厦门具有鲜明的生态优势、产业优势和人才优势,可以与企业的技术优势、制造优势、市场优势紧密结合。”宁德时代研发体系联席总裁欧阳楚英表示。

  积极响应国家战略,厦门围绕新能源领域引培并重、招精引优,宁德时代、中创新航、海辰储能等一批优质企业项目纷至沓来,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,并带动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来厦落地。

  产业链动 已构建两条新能源“优势链”

  龙头领舞,产业链动。厦门新能源电池、新型电力系统2条新能源产业“优势链”名声在外。

  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,新能源电池产业方面,2023年宁德时代、中创新航、海辰储能三家企业合计产值预计300亿元,到2025年,厦门新能源电池总规划产能达340GWh,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的锂电池制造基地之一。一条集核心电池制造环节、原材料、正极材料、负极材料等在内的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在厦形成,集聚盛屯矿业、中科华联、和储、科达利、金龙汽车等产业上下游重点企业。

  新型电力系统产业链方面,厦门电力电器规模居全国输配电领域前十,是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、全国最大中低压开关制造基地之一。其中,国网厦门投资223个项目,亿力吉奥是能源行业最大的地理信息服务提供商,ABB在厦建有全球最大创新与制造基地,施耐德电气落地全球领先的制造基地和创新研发力量,宏发股份是全球最大的电力继电器供应商,士兰集科正建设年产30万片的IGBT产线,瀚天天成碳化硅半导体纯外延晶片全球领先,清源科技股份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慧光伏+数字能源解决方案提供者。

  新能源产业“厦门速度”的背后,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加快构建和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。据市发改委介绍,厦门坚持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、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,加快建设动能持续、梯次发展的“4+4+6”现代化产业体系,着力推进产业转型、优化产业结构、提升产业能级,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。

  创新驱动 搭建国家级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

  创新驱动绿色发展,技术创新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加速器。

  嘉庚创新实验室、厦门新型电力系统研究院、厦门时代新能源研究院……厦门搭建超50家国家级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、10家新能源创新平台,围绕锂电、储能等新能源领域开展创新研发和人才培养,其中,省市重点支持的嘉庚创新实验室,布局高效能源存储、低碳能源系统等6大研发方向,打造氢能与燃料电池等9大项目群,推动智慧储能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建设,已取得氢能、锂电池关键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。“嘉庚创新实验室逐步探索出了‘企业出题、高校解题’的产学研创新协同机制,并将这一机制服务于厦门新能源产业及未来产业。”嘉庚创新实验室主任助理、厦门时代新能源研究院联席执行院长(厦门大学)洪文晶教授表示。

  能级跃动 共绘新能源产业蓝图

  面对“长坡厚雪”的新能源超级赛道,厦门新能源产业风帆已满、蓄势待发。

  厦门市发改委党组书记、主任孙建辉表示,围绕至2026年核心产业规模实现翻番的发展目标,厦门将在新能源电池、新型电力装备、数字电网、氢能等四大发展领域重点发力,聚焦新能源电池、新型电力设备、氢能等环节“补链强链延链”,引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、专精特新企业,打造一批标杆性应用场景,构建一流全产业链生态圈。

  制定《厦门市“十四五”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》,系统加强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推动和布局;出台《厦门市统筹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方案》,将新能源产业列为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,加快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化;动态修订《厦门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实施办法》,支持企业引进紧缺的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管理人才……一项项政策,无不彰显着厦门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决心与底气。接下来,厦门将在企业增资扩产、关键技术创新、引培骨干人才、组建产业基金、开拓海外市场等方面持续发力,加快“新能源产业创新之城”建设步伐。

  来源:厦门日报  作者单位:厦门日报社  责任编辑:李惠萍 王蔚然 王海云  本文为地方平台发布的内容。

null

版权所有单位

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

公众号

传真

0592-5380100

邮编

361006

帮助中心

注册指引
客服企业微信

平台运营服务热线

0592-5380955

火炬路56-58号火炬广场